192 | 0 | 3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否定之否定作为辩证法的积极动力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得到充分系统的表达。齐泽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观照中,在内容方面,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逻辑框架和话语模式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绝对主体解读为拉康意义上现实存在的“非—全”主体;在形式方面,以视差之见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重构为非同一性的体系,进而从结构性的自我对抗的本体论出发揭示“犬儒主义意识形态”同一性秩序的不可能性,挖掘社会现实变革之潜能。这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种全新探索和有益补充。然而,由于齐泽克疏远了否定之否定的社会历史根基——生产劳动,因此无法指明现实解放的未来道路。他只有沉入到社会历史的本质维度中,才能有效地破除“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幻象。
Abstract:(1)(6)(45)[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62、61、71页。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2页。
(4)(17)(22)(31)(32)(40)(42)[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易碎的绝对——基督教遗产为何值得奋斗?》,蒋桂琴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6、26、13、13、15、15页。
(5)(10)(11)(12)(13)(14)(18)(19)(21)(23)(25)(26)(39)(44)[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22年版,第13、9、9-10、6、3、241、243、253、250、8、250、250、57、7页。
(7)[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第182页。
(8)李春敏:《重思辩证法的思想任务——从黑格尔到马克思》,《江海学刊》2021年第6期。
(9)邹化政:《黑格尔哲学统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15)(16)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49、350页。
(20)(28)[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延迟的否定:康德、黑格尔与意识形态批判》,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24、31页。
(24)(43)(46)Slavoj Zizek,The Most Sublime Hysteric:Hegel with Lacan,Cambridge:Polity Press,2011,p.68,p.68,p.68.
(27)(37)(41)[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视差之见》,季广茂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1、433、42页。
(29)吴冠军:《齐泽克的“坏消息”——政治主体、视差之见和辩证法》,《国外理论动态》2016年第3期。
(30)[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33)[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34)[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做的——政治因素的享乐》,郭英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35)Slavoj Zizek,First as Tragedy,Then as Farce,London:Verso,2009,p.98.
(36)Slavoj Zizek,In Defense of Lost Causes,London&New York:Verso,2008,p.426.
(38)[斯洛文尼亚]斯拉维·纪杰克(Slavoj Zizek):《神经质主体》,万毓泽译,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534页。
(4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0页。
(48)[英]恩斯特·拉克劳、[英]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尹树广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B516.35;B555.4;B03
引用信息:
[1]陈曼.结构性的自我对抗——齐泽克对黑格尔否定之否定的批判性重构[J].江汉论坛,2025,No.563(05):81-87.
基金信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哲学理念创新”(项目编号:18JJD720002)